新聞中心
3D打印行業(yè)動態(tài)
盤點3D打印在醫(yī)療領域的五項益處
發(fā)布時間:2017-11-27
看病難?看病貴?據悉,目前有許多醫(yī)療領域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求新的方式,希望可以借助3D打印拯救更多的生命。那么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細數3D打印都有哪些優(yōu)勢!
1、3D打印血管
據了解,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員已經破解了3D打印的血管網絡這一難題。
然而,研究人員并不是采取的標準3D打印方法,而是利用反光鏡與紫外線把要打印的細胞網絡的紫外線模式照射到活細胞與光敏聚合物的溶液上。在光的照射下,使結構逐漸凝固。

三維聚合物結構能夠使活細胞在其周圍自然生長
對此,首席研究員魏珠表示:“我們能夠直接打印分辨率極高且精細的微脈管系統(tǒng)結構。相比之下,如果要用其他3D打印技術制作這種結構,通常需要犧牲大量材料而且步驟繁瑣?!?/span>
該項研究將部分著眼于開發(fā)出脈管系統(tǒng)功能良好的逼真組織或器官——血管網絡能夠輸送血液、營養(yǎng)、廢物以及其他的生物材料——將組織和器官移植到身體內時,能夠很安全地完成該研究。
2、水鏡
雖然水鏡不屬于醫(yī)療設備,不過它卻具有拯救生命的潛力,尤其是在發(fā)展中國家。它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進行水質監(jiān)測,所以更加適用于偏遠地區(qū)。

標準的水質測試孕育出該儀器,并可以檢查細菌的生長情況。通過顯微鏡進行觀察,該過程顯著加快。水鏡采用了一臺連接至樹莓派電路圖的顯微鏡,并且可以3D打印。
3、心臟瓣膜
據悉,喬治亞理工學院與亞特蘭大的皮埃蒙特心臟研究所合作并開發(fā)出了3D打印的心臟瓣膜,以此來幫助外科醫(yī)生進行手術規(guī)劃。

移植的瓣膜如果在手術中得不到適配,對于患者來說是致命的。而3D打印的心臟瓣膜能夠使醫(yī)生進行術前測試來判斷對于患者是否合適。
4、腦外科手術
腦外科手術是3D打印應用于精細手術計劃的又一例證。一名紐約的外科醫(yī)生目前正準備為他的病人做手術,去除她腦部的動脈瘤。在常規(guī)的手術中,需要移植一個金屬籃來強化動脈壁。但是病人的血管出現嚴重扭曲,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進行手術。

該團隊利用聚合物模擬的特性,3D打印出了人體器官。這樣一來,外科醫(yī)生就能在術前進行實驗并規(guī)劃,從而找到好的解決辦法。據悉,這項手術很成功。
5、腎移植
據了解,露西需要換腎,腎臟的提供者是他的爸爸克里斯。術前,蓋伊醫(yī)院的外科醫(yī)生利用3D打印腎臟精確地規(guī)劃手術,并預測手術中可能會出現問題,減少了手術潛在的風險。

據克里斯說,手術很成功,目前腎在她的體內運行良好,還在托兒所上芭蕾舞課。
以上就是3D打印技術的五大優(yōu)勢,了解3D打印更多應用,下載3D打印白皮書吧!